词条 | 东北沦陷区关于通俗小说的论争 |
释义 | 东北沦陷区关于通俗小说的论争 现代文学论争。1941年在东北沈阳、大连等地发生关于通俗小说的论争。先是大连《泰东日报》编辑祝秀侠在该报发表文章,赞扬该报编辑赵恂九在该报连载的长篇言情小说,批评了新文学作品在内容、形式上的“毛病”,认为新文学作品不及通俗小说。沈阳《盛京时报》编辑王秋萤随即在《盛京时报·文学》著文批评了赵恂九作品的粗俗之处和当时东北文坛通俗文学创作中的低级趣味,强调新文学作品要正视现实、反映社会生活和通俗小说创作的严肃性。由此引起了《盛京时报》、《泰东日报》两报关于通俗小说的论争,结果王秋萤一方的意见占了上风。这次论争有助于扩大新文学创作在东北沦陷区的影响,促进了通俗小说创作的健康发展。 黄万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36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