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东北沦陷区关于建设东北文坛的论争
释义
东北沦陷区关于建设东北文坛的论争

现代文学论争。1934年至1935年,东北沦陷区文坛发生了关于文坛建设的争论。先是“漠北文学青年会”的发起人骆驼生(仲公撰),在大连《满洲报》发表《满洲文坛建设改良刍议》,主张以新兴的革命文学为方向,面向大众,建设东北文学。此文发表后,一时成为辽南文坛讨论的中心课题。王孟素在沈阳《文学七日刊》发表了《建设文坛及其他》一文,针对东北文坛种种逃避现实、感伤颓废等不良倾向,进一步发出了建设文坛的呼声。文章从唯物史观出发,辩证地论述了文学与生活、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文学必须描写现实,反映人民生活的要求。由于文章批评了大连“响涛社”成员石军在沈阳《凤凰》月刊上的小说《赌徒》,遂引起该社同人的反击,渡沙、岛魂等人发表《论王孟素的意识》、《再论王孟素的意识》等文,导致长达一年的论争。参加论争的作家在《新青年》(沈阳)、《凤凰》、《满洲报·晓潮》等报刊上撰文,广泛讨论了包括创作方法、写作题材、翻译与批评、大众语等在内的东北文坛建设问题。由于缺乏革命文学理论的有力指导,加上个人意气等因素影响,使得某些问题的讨论未能深入,但在坚持文学的现实主义原则,反对粉饰文学,提倡爱国的反抗的文学这一重大问题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从而增强了作家创作的社会使命感,对东北文坛进步文学的发展和振兴起了一定的作用。

黄万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36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