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江文通集
释义
江文通集

南朝梁诗文别集。江淹撰。江淹字文通,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世称“江光禄”或“江醴陵”。据《梁书》本传,江淹生前曾将自己所写的三百余篇诗文,“自撰为前、后集”。此即“梁二十卷”本,至隋唐时仍存于世。宋代公私书目只著录《江淹集》10卷。考查明翻宋本(《四部丛刊》影印)《自序》,记仕履仅及“迁正员、散传常侍、中书侍郎”,时江淹36岁,可知这个10卷本大概就是江淹自撰的前集,后集至宋代已亡佚。宋以后,《江文通集》传本有两个系统:一即南宋书棚本(《皕宋楼藏书志》著录)、明影宋刻本(《四部丛刊》本)、明万历间汪士贤辑刻《汉魏诸家集》本、明梅鼎祚校刊《江光禄集》本,凡10卷(赋2卷,诗2卷,文6卷),256篇;另一即明天启、崇祯间张燮辑《七十二家集》中的14卷本、明末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的《江醴陵集》2卷本,二张的本子不仅按诗、赋、文分为三大类,而且文的部分还分若干小类,所收篇目也较前一系统各本多出《井赋》、《伤爱子赋》等篇,显然是经过后人重新编定的。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梁宾重编的《江文通集》4卷本问世。此本以汪士贤10卷

本为底本,校以汤斌抄本和张溥本,共收录诗文267篇,这是迄今最全的本子。有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排印本。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胡之骥有《江文通集汇注》10卷,是以梅鼎祚本为底本,校以汪士贤本,再加注释的。注释中除采用《文选》李善注外,还引证了新的史料, 释名物、典故尤能追本溯源。虽然总体看来注释较为粗疏,但对研究江淹作品,不无参考价值。胡注有中华书局1984年李长路、赵威点校本。

许逸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27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