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安石
释义
王安石1021—1086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签书淮南判官。庆历七年调知鄞县。嘉祐元年(1056)为群牧判官。历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三司度支判官等。公余编《唐百家诗选》20卷。宋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在神宗支持下推行新法。因遭到反对派猛烈攻击,熙宁七年罢相。次年复拜相。至熙宁九年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元丰元年(1078)封舒国公。元丰三年改封荆国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病死。谥文。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主张“文章合用世”(《送董传》),“务为有补于世”(《上人书》)。他的散文创作以议论文成就最为突出。《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洋洋万言,批评北宋政治的腐败现象,提出“法先王之意”以“改易更革”的主张。梁启超以为“秦汉以后第一大文章”,唯贾谊《陈政事疏》“稍足方之”(《王荆公》第21章)。《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劝宋神宗革除“因循末俗之弊”《答司马谏议书》驳斥司马光对新法的非难,都是议论文的名篇。记叙文的数量较多。《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等篇叙事与议论相结合,辞旨深厚,耐人寻味。他的散文主要师法孟子和韩愈,兼取韩非的峭厉,荀子的富丽和扬雄的简古,融会贯通,形成峭刻幽远、雄健刚直、简丽自然的独特风格。

他的诗歌现存有1500余首。退居江宁以前所作多数属于政治诗,主要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写个人抱负。代表作有《河北民》、《兼并》、《感事》等。当新法遭到攻击时,王安石写了《众人》、《赐也》、《孤桐》等诗进行回击,表现了不动摇的决心,但艺术上时有议论过多,形象不够丰满等缺点。某些咏史诗如《明妃曲》,抒情诗如《夜直》,写景诗如《登飞来峰》、《登西太一宫壁》等艺术性较高。

王安石退居江宁以后的10年中,思想上十分矛盾。一方面,他继续关心新法,写作歌颂新法成效的诗歌,如《歌元丰五首》、《元丰行示德逢》、《后元丰行》等。另一方面,由于宋神宗对推行新法有所动摇,自己的处境日益困难,不得不借助佛理或寄情山水来解除苦闷心情。代表作有《定林》、《北陂杏花》、《江上》、《书湖阴先生壁二首》等。这些作品格律精严,取境优美,意象浑成。吴之振认为“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宋诗钞·临川诗钞序》)。严羽所称“王荆公体”,主要指这类诗歌而言。他的词作数量不多,而艺术性比较高。〔桂枝香〕《金陵怀古》为传诵名篇。

有《临川先生文集》100卷(中华书局·1959年)、《王文公集》100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注本有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沈钦韩《王荆公诗文沈氏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研究著作有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梁启超《王荆公》(中华书局〔上海〕·1936年)、李德生《王安石诗文系年》(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等。

吴汝煜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8 21: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