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什么是“战国派”的文艺
释义
什么是“战国派”的文艺

现代评论文。欧阳凡海作。刊载于1942年4月15日重庆《群众》第7卷第7期。文章批评发表在《大公报·战国》上独及(林同济)的《寄语中国艺术人》是宣扬“法西斯思想的文艺观”。他所提出的文艺三母题:“恐怖”、“狂欢”和“虔恪”是以法西斯主义理论作根据,其错误是:“根据《战国》派一贯的历史循环论”来宣传“恐怖与狂欢的循环学说”;其中“恐怖”、“狂欢”、“虔恪”的理论“实质上是反理情的法西斯主义的另 一种说法”。战国派发展了康德的唯心观点,认为宇宙间无所谓规律,一切规律都可以人为。独及在文章中鼓吹“自由乱创造”,就是否定理性。他以为世界神秘不可知,所以宇宙间的变动就引起他们的恐怖和狂欢,直至顶礼膜拜。“战国派”文艺理论的核心是“虔恪”。他们认为天才可以随时创造规律,要凡人把这样的“英雄”和“天才”当作绝对体来崇拜。但规律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天才只能发展和运用规律,因而容易成功,但不能创造规律。“战国派”反对民主,反对文明。他们的“天才”论、“英雄”论和“恐怖”、“狂欢”、“虔恪”的文艺观“是尼采反对人类的平等的贵族主义在中国的翻版”。本文是对代表“战国派”主要文艺观的林同济的《寄语中国艺术人》的批判。

冯志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1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0: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