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化铁熔山
释义
化铁熔山

蒙古族族源传说。托门译自拉施德·哀丁《史集》(俄文本)卷1。相传两千年前,蒙古部落与其他突厥部落发生冲突,蒙古部落战败,惨遭杀戮。蒙古部落仅存两男两女被迫逃入深山密林中水草丰美的额尔古涅坤(险峻之岭)地方。这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通。两家的姓氏为讷古思和乞颜。许多年之后,生息繁衍人口日增,形成一个个“斡孛黑”(氏族),蒙古诸部落就是这样形成的。人口增加,额尔古涅坤地方便越来越显得狭窄拥挤,大家共同计议设法迁出山谷。最后找到一处炼铁的地方,人们在森林中伐木烧炭,宰70头牡牛和马,剥下整张的皮革制成风箱。人们在铁矿山脚下架上木炭,鼓风吹火,70只风箱一齐吹向山岩边的炭堆,熊熊大火终于烧化了大山,不仅得到了铁,而且打通了出山的路。大家来到了辽阔的草原。据说鼓风化铁主要是乞颜部所为,讷古思部的人们也参加了这项工程。而一些被排斥在外的部落,如弘吉刺惕部落踩灭炉灶,抢先出山,结果害了足疾。出山的人们没有忘记化铁培山的壮举,其后世传下了除夕夜锻打铁块的遗风。

丁守璞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1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