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人 |
释义 | 黄人1866—1913 近代诗人、学者。原名振元,字慕庵;后改名人,字摩西。江苏常熟人。家庭富有。16岁中秀才。20岁前后生活极为狂放浪漫,“不矜细行,昼则驰马为狭斜游,夜方读书,或弥月不寐,或一夕作诗数十篇”,“终岁遨游耗万金”(金鹤冲《黄慕庵家传》)。他曾自述其青年时代曰:“朝饮獐血,夜骋燕脂,无一日亲文史,而依马横槊,动辄成帙,随手弃去”(《蛮语摭残》)。大约30岁左右有所转变。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东吴大学文学教授。同年与庞树柏等组织三千剑气文社。三十一年(1905)参与创办小说林社。三十三年(1907)主编《小说林》杂志。其后又参与创办国学扶轮社,编辑《国朝文汇》(即《清文汇》)。南社成立后,他较早入社。武昌起义后,曾欲有所建树,因病未能如愿。袁世凯窃国后,思想苦闷,笑骂无常。1912年“狂疾”复发,次年去世。 黄人《论文》绝句云:“文妖诗鬼尽争锋,苑症难医只有庸。留得乾坤真气在,三春小草厌枯松。”其诗亦追求真奇新颖,力戒平庸,大致有以下4类作品:一类是情诗,扑朔迷离,一往情深,如《和谢女士落花诗四叠韵》等;一类是自抒怀抱之诗,往往写得达观而幽默,如《观我四首》等;一类是抨击社会现实的诗,如《短歌行》之九抨击“吏如蝻,官如蝗,绅士如鼠雀”等;一类是咏物写景诗,如《过荡湖纪事》等。视野比较开阔,常常警句突起。如《太平洋七歌》云:“中外一家成局面,不知谁是主人公?”著有《石陶梨烟室诗存》、《摩西词》和《中国文学史》等。 赵慎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41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