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潘梓年
释义
潘梓年1893—1972

现代哲学家、文学家。曾用宰木、任庵等笔名。江苏宜兴人。1920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旁听,后在保定育德中学任教。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1929年创办华南大学。主编《北新》、《洪荒》等进步刊物。1930年为社会科学家联盟负责人,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并在互济会总会工作,为发展左翼文化运动作出积极贡献。1933年主编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机关报《真话报》。同年5月被捕,至1937年被营救出狱。不久受党的指派,与章汉夫筹办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的党报《新华日报》(1938.11—1947.2)及党刊《群众》(1937.11—1946.6),在周恩来领导下一直担任《新华日报》社长工作。该报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被称为“大后方”人民的喉舌。其综合性的、文艺性的副刊《团结》内容丰富,富于时代色彩,成为发展大后方进步文化、文艺的重要阵地。1947年撤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研究室主任。1949年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高教局局长。1954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科学院党组成员,人大代表等。一生著作甚丰,主要有《文学概论》(1933年),《逻辑与逻辑学》(1937年),《争取抗战胜利》(1938年)。译作有《动的心理学》(美·武德渥斯),《苏俄新教育》(美尼林),《时间与意志自由》(柏格森),《逻辑》(美·琼斯)等。

陈丙莹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28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9: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