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宋诗派别论
释义
宋诗派别论

古代文学研究专著。梁昆著。商务印书馆1938年7月初版。是王云五主编的《国学小丛书》之一。著者认为,诗歌有派别始于宋代,欲论宋诗,不可不知其派别。作者鉴于前人由于不知派别之异,而产生的以偏概全的弊病,将宋代众多诗人分为若干派别,即学习白居易者谓之“香山体”,宋初学姚合、贾岛者谓之“晚唐体”,与欧阳修诗味相同者谓之“昌黎体”,与王安石诗气味相同者谓之“荆公体”,与苏轼诗气味相同者谓之“东坡体”,以李商隐诗为准则者谓之“西昆派”,以杜甫、黄庭坚为取法准则者谓之“江西派”,南宋时以姚合贾岛诗为准则者谓之“四灵派”,在《江湖小集》中的作家谓之“江湖派”,道学家们的作品谓之“道学体”,宋亡后节士们所作谓之“晚宋体”。作者认为,欲对宋诗的优劣作出评价,必须明了各流派的长短得失,否则笼统地贬低或抬高宋诗都是不科学的做法。为此,作者依次对上述诸宋诗派别的主要作家、宗主、习尚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各派的优劣长短作了批评,指出了各派流行以至消亡的时间,并列有各派源流表,分析了宋人对唐人及宋人之间的继承关系。从而力图勾勒出宋诗从起步以至发展壮大的脉络。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98-319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