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灵泉洞 |
释义 | 灵泉洞 当代评书体长篇小说。赵树理著。作家出版社1959年3月初版。作品以太行山区灵泉沟村田家湾佃户田永盛一家的斗争生活,尤其是田金虎的成长过程为主线,描绘了灵泉沟人民所经历的压迫、磨难,以及他们的觉醒和英勇的反抗。1940年夏,正当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游击队奋起抗日在山区组织起抗日政权,建立工、农、妇、青抗日组织时,国民党军队突然包围了抗日县政府和县委会,捕杀共产党人。灵泉沟刘家坪地主刘承业的儿子接旺也带着阎锡山的军队来到灵泉沟,杀害村里的共产党负责人王正明,建立起村公所和国民兵团,并将门牌分为三类,进一步迫害共产党人的家属,搞得山区民不聊生。以“杂毛狼”为首的一群流氓组成的村警察,更是为虎作伥,任意欺辱农民。女青年小兰为了躲避“杂毛狼”的欺凌,被迫在山洞里住了半年多。日寇炮声一响,这些国民党军队和党政人员一千多人便躲进灵泉沟,占据百姓栖身的山洞,抢夺百姓口粮。作品在揭露了国民党政权对内积极反共,对外丧权辱国的同时,更着力塑造了青年农民田金虎的形象,描写了他从一个嫉恶如仇的佃户儿子,在党的领导下,由对地主、反动军队的自发反抗,锻炼成为一个自觉的战士的过程。金虎率领农民住进山洞,以捡来的武器,缴获的地主屯积的粮食,组织民兵,一边生产一边打击日寇的扫荡和匪军的骚扰。故事采用评书的形式,情节曲折、生动,风格朴实,语言通俗易懂。 张龙,郭琳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33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