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灵澈 |
释义 | 灵澈746—816 唐代诗僧。俗姓汤,字源澄。越州会稽(浙江绍兴)人。幼年出家,为云门寺律僧。从严维学诗,大历年间诗名已盛。严维去世后,至吴兴与诗僧皎然交游,讲谈诗艺。贞元初年,皎然荐之于刑部侍郎包佶,包佶又荐于兵部侍郎李纾。包、李2人名重文坛,由于他们的褒扬,灵澈名振京师。曾住长安荐福寺,又东游嵩山。约于贞元后期,获罪被徙汀州。元和初年,遇赦,曾居庐山东林寺,盘桓吴楚之间,与江西观察使韦丹等交游往还。元和十一年(816),终于宣州开元寺,终年71。灵澈与中唐诗人刘禹锡、卢纶、白居易、刘长卿、柳宗元等俱有交往。《唐才子传》称其“诗多警句”。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也说他“可谓入作者阃域,岂特雄于诗僧间邪?”据《新唐书·艺文志》,灵澈有诗集10卷,但未见传本。并曾集大历至元和时名人诗为《酬唱集》10卷。《全唐诗》卷810存诗1卷,卷888补遗诗1首。 刘正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339-334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