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碧野《风砂之恋》的讨论
释义
碧野《风砂之恋》的讨论

现代文学论争。1944年6月,碧野的长篇小说《风砂之恋》由重庆群益出版社出版。作者在《前记》里阐述其主题,“一方面是指那在陇海线弥漫的风砂中迷失道路的一些青年”,因“徬徨而堕落”,“另一方面指那奋斗的一群,勇敢地踏上了征途,投奔到那大风砂的地方去”。小说出版后,受到重庆文艺界的关注并引起了一场论争。同年7月24日,《新华日报》副刊发表朱涛和石怀池的批评文章。朱涛肯定作者对前一方面的描写,但认为后一方面写得“太模糊”,未表现出他们“怎样和群众结合在一起”(《风砂之恋(一)》)。石怀池则以为人物描写不成功,“有血有肉有生活有思想的形象”“一个也没有”,在布局、结构上,“也都显出不自然和太著重偶然性的痕迹”(《风砂之恋(二)》)。同月31日,碧野在同报发表《对于批评者的答复》一文申明:小说之所以写劳动人民较少,一是由作品主题所决定的,二是被检查官删削了“近两万字”。至于所谓“绯色恋爱故事”的批评,他认为作品的描写是现实的反映,并于表现主题有帮助。1945年5月,茅盾在《文哨》撰文批评《风砂之恋》,认为人物性格“写得不深刻”,并且“色情”成分“太多”,超过了“所需要的程度”(《读书杂记》)。

钦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2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