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傅斯年
释义
傅斯年1896—1950

现代学者、文学研究家。字孟真。原籍江西永丰县;出生于山东聊城。幼时在家攻读经史。1905年入东昌府立小学堂。1909年入天津府立中学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3年后升入文本科国文门。1918年与罗家伦、顾颉刚、俞平伯、康白情等组织新潮社,翌年创办《新潮》月刊,任主编。连续发表《新潮发刊旨趣书》、《人生问题发端》、《文学革新申议》、《文言合一草议》等数十篇鼓吹新文化和新文学的文章,成为《新潮》主要理论家。同时热心写作新诗。1919年作为北大学生代表积极参加“五四”学生运动。其政治态度与思想接近胡适。1920年1月入伦敦大学研究实验心理、生物及数学。1923年又入柏林大学哲学研究院学习。1926年冬回国。1927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及国文、历史两系主任,并创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1928年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筹备委员、所长,并兼任研究所集刊主编。1929年研究所迁往北平。1930年兼任北京大学教授。“九一八”事变后与丁文江、胡适等创办《独立评论》周刊。并与蒋廷黻等编写《东北史纲》。1936年至南京,1937年兼代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38年在武汉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并兼任西南联大教务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任北大代理校长。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及立法委员。1949年1月就任国立台湾大学校长。1950年12月病逝。其著作有《傅孟真先生集》(台湾大学出版)、《傅斯年选集》(台湾文星书店)、《傅斯年全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严景煦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76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