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1
释义
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1

现代评论文。周扬作。刊载于1944年3月21日延安《解放日报》。文章指出,延安春节秧歌把新年变成了群众的艺术节。这些节目内容新,反映了边区的实际生活,反映了生产和战斗。群众欢迎新的秧歌,因为演的都是同他们切身有关的事情,剧中很多人物就是他们自己。这些秧歌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完全是一种集体创作。工农群众成了积极的参加者,凭着本色和聪明,完成了艺术创造任务。艺术工作者和学生的努力也非常有成功,尽了骨干和指导作用,也向群众学到了东西。这次春节秧歌“成了既为工农兵群众所欣赏而又为他们所参加创造的真正的群众艺术行动”。这是秧歌的群众性力量的来源。新的秧歌形式是旧秧歌的继续和发展,但实质上两者完全不同。新秧歌是解放了的开始集体化的新农民的艺术,是已经消灭了或至少削弱封建剥削的新农村的产物。新秧歌主要问题是没有完全做到大众化,甚至有相当距离,缺乏群众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同时,秧歌表现群众的生活千篇一律,语言一般化,不丰富不洗炼,没有创造出很成功的角色。艺术指导者还没有完全按照表现群众的需要,从群众艺术创作实践中,去运用已有的技术,发展新的技术,进而指导群众。周扬认为秧歌的群众性和艺术性必须统一,这个统一必须经过现实主义才能达到。“文艺工作者与工农兵结合,工农兵与文艺结合,新文艺与民间形式结合。有了这三方面的结合,新文艺运动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广大发展的前途。”

冯志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54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