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与反响
释义
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与反响

现代文学现象。《狂人日记》为鲁迅第1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第1篇白话小说。作品写于1918年4月,发表于同年5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它以日记的形式和象征主义手法,刻划了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对整个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作了深刻的暴露。由于作品“‘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发表后在文坛上引起强烈反响。1919年《新青年》第6卷第6号上,吴虞发表《吃人与礼教》一文,认为作者“把吃人的内容和仁义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那些戴着礼教假面具吃人的滑头伎俩,都被他把黑幕揭破了”。1923年沈雁冰在《时事新报·文学》第91期上发表了《读〈呐喊〉》一文,说他读后“只觉得受着一种痛快的刺戟,犹如久处黑暗的人们骤然看见了绚丽的阳光”,而“传统的旧礼教,在这里受着最刻薄的攻击,蒙上了‘吃人’的罪名了”。“至于在青年方面,《狂人日记》的最大影响却在体裁上;因为这分明给青年们一个暗示,使他们抛弃了‘旧酒瓶’,努力用新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张定璜在1925年的《现代评论》上撰文说,读《狂人日记》时,“我们就譬如从薄暗的古庙的灯明底下骤然间走到夏日的炎光里来,我们由中世纪跨进了现代”(《鲁迅先生》)。

程仁章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80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15: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