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魏徵
释义
魏徵580—643

唐初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字玄成。魏州曲城(河北馆陶)人。少孤贫,有大志,尤留意于纵横之说。隋末,出家为道士,后投靠李密。李密虽称赏其奇才却不见用。随李密降唐后,自请安抚山东,授秘书丞,驰行至黎阳,被窦建德所俘,用为起居舍人。窦建德败,魏徵受到太子李建成礼遇,引为太子洗马。李建成败后,归向李世民。李世民以其直率,引为詹事主簿。贞观初,拜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唐太宗常将魏徵延入卧室,访问天下大事之得失,魏徵知无不言,君臣极为相得。贞观元年(627),拜尚书右丞。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与朝政,不久任检校侍中,进爵郡公。贞观七年为侍中,进封郑国公。以病请辞职,不准,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贞观十六年为太子太师,次年病卒,年64。

魏徵是唐代有名的诤臣,其《谏太宗十思疏》(即《论时政疏》第2疏)、《十渐疏》等,议论剀切,文风质直,足为后世法。其诗有《述怀》一篇,沈德潜评曰:“气骨高古,变从前纤靡之习,盛唐风格,发源于此。”(《唐诗别裁集》卷1)一生著述丰富,担任撰写《周书》、《梁书》、《陈书》、《北齐书》、《隋书》总裁,《隋书》序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又与姚思廉、房玄龄等编纂《文思博要》1200卷。其它著述有《记礼记》20卷,《群书治要》50卷,《祥瑞录》10卷,《时务策》5卷,《列女传略》7卷,《谏事》5卷,《自古诸侯王善恶录》2卷。《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称其有文集20卷。但久已不传。《全唐诗》卷31存其诗35首。《全唐文》卷139—141录其文3卷。

刘正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38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3: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