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昭君2
释义
王昭君2

当代话剧剧本。曹禺著。初载在《人民文学》1978年第11期,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2月出版单行本。全剧共5幕。取材于西汉时期昭君出塞的历史事件。这个剧本是周恩来总理1960年以前交给作者的写作任务。60年代初,开始构思,曾两次去内蒙,访问蒙族老人,察看昭君墓,收集关于昭君的传说,从这一古老题材中,提炼出“歌颂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主题。“文化大革命”期间搁笔。1978年他再次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体验生活后,终于写成了这个剧本。曹禺说:“我把这个剧本献给祖国国庆30周年,并且用它来献给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王昭君·献辞》)

剧本从匈奴呼韩邪单于求亲、汉元帝赐婚开始,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前两幕写王昭君在汉宫自愿请行出塞和亲。她回忆起守边而死的爹爹的遗嘱,看到了孙美人的悲惨下场,再加上屈原、庄子思想对她的影响,她不顾姑姑姜夫人的反对,放弃了汉宫“美人”的封号,接下了“可为单于阏氏备选”的圣旨。后3幕写王昭君到达匈奴后充满民族矛盾的宫庭生活。大匈奴主义者温敦反对单于和亲,而且企图篡权夺位。他与大汉族主义者王龙狼狈为奸,捏造鸡鹿寨军情,制造紧张气氛;他指使休勒毒害小王子婴鹿,砸碎玉人阏氏的石像,间离呼韩邪和王昭君的关系。王昭君以民族团结为重。忍辱负重,以诚挚坦荡的襟怀赢得了呼韩邪的信任和爱情。全剧在加封晋庙、汉胡一家的升平景象中告终。《王昭君》发表以后,受到好评,但也存在着争议。有的人认为,作者对王昭君的描写,存在着一种明显的为了表现理想而忘掉历史的情况。

庞守英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4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