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恽代英
释义
恽代英1895—1931

现代作家。又名蘧轩,字子毅,笔名代英、英、但一等。祖籍江苏武进,出生于湖北武昌。1913年人中华大学预科,翌年在《东方杂志》发表《义务论》。1915年入中华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学习,积极为《新青年》、《东方杂志》、《青年进步》、《妇女时报》、《光华学报》等报刊撰稿,批判旧思想,讴歌新思潮。1918年于中华大学毕业,被聘任为中华大学中学部主任,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恽代英在武汉积极响应,以武汉学生联合会为基础,组织学生罢课、游行。1920年与林育南等创办利群书社,后受少年中国学会委托,负责编辑《少年中国学会丛书》。同年秋翻译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考茨基的《阶级斗争》。1921年与林育南发起成立共存社,不久加入共产党。同年10月到四川川南联合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后到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和西南公学任教。1923年到上海大学任教。8月被选为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10月与邓中夏创办《中国青年》半月刊,在该刊发表《学术与救国》、《怎样研究社会科学》、《八股》等多篇论文,明确提出,新文学应“激发国民的精神,使他们从事于民族独立与民主革命的运动”。1927年回武汉,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工作。“七一五”政变后,离开武汉。参加领导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随部队转移到广州,参加领导广州起义。后转移到香港,负责广东省委《红旗》杂志的编辑工作。1928年6月离港赴广西,后调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并负责党刊《红旗》的编辑工作。1930年5月在上海被捕,在监狱写下了《狱中诗》。1931年4月被害于南京。

汪木兰,林碧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49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