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凤翰 |
释义 | 高凤翰1683—1743 清代画家、诗人。字西园,号南村,晚年号南阜老人。胶州(山东胶县)人。雍正初年,因荐得官,先后任安徽歙县县丞、绩溪县令、泰州巡盐分司,被诬免官,久寓扬州一带。性格兀傲不群。工书法、篆刻,善画山水、花鸟,不拘成法。晚年右手病废,自号“丁巳残人”,改用左手作书画,仍很洒脱苍劲。喜藏砚,达千余方,均自镌铭文,著《砚史》。亦能诗,尤以七古擅胜,文笔挥洒自如,明朗流畅,风格接近苏轼与陆游。如《大热中题宋人雪芦宿雁图》、《太初古甓凿砚歌》等。其他各体也有一些佳作。最工写景,如下列诗句:“丛树低远天,山影青一发。原草醉夕阳,归鸟旋林没。”(《村晚》)“雁声秋意迥,人语夕阳沉。”(《门前》)“露下平沙闻雁语,月明春水看潮生。”(《野泊》)等等,都给人如画的感觉。著有《南阜山人诗集》7卷、《南阜山人学文存稿》14卷。 叶君远,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970-4971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