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怒潮 |
释义 | 怒潮 当代电影文学剧本。吴自立、未央、郑洪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62年初版。(原载《解放军文艺》1961年第8、9期)剧本在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的历史背景上,表现湘东某县农民开展武装斗争所经历的艰难曲折。故事从农会组织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支援北伐的热火朝天场面写起。大土豪刘瑞甫受到其妹夫、北伐军团长阎紫剑的庇护。正当农会要求阎紫剑交出刘瑞甫时,省城发生了“马日事变”,阎紫剑就此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农会成员。死里逃生的农会领导人罗大川、邱金在血的教训中认识到,必须进行针锋相对的武装斗争才有出路。他们在白色恐怖的气氛中发动群众,组成工农自卫队,袭击地主武装,初战取胜。接着,邱金化装巧夺敌军枪枝伏击阎紫剑的一连援兵并活捉刘瑞甫。工农自卫队日益壮大。共产党中央特派员王怀志到达后,执行陈独秀的右倾路线,对已经公开反共的“同窗”阎紫剑抱有幻想,反对农民的武装斗争。他一意孤行,放走刘瑞甫,调走罗大川,严重挫伤农民的革命热情,并致使罗大川途中被捕。正在危急时刻,自卫队得到毛泽东扩大农民武装的指示,罗大川也被向往革命的军官王维国所救,一同归队。邱金、罗大川,王维国率领自卫队和众多农民攻进县城,消灭了阎紫剑部队,并以得胜之师踏上进军井冈山的道路。剧本用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只有通过武装斗争才是夺取革命胜利的主题,塑造出罗大川,邱金等坚持正确路线的共产党人形象。八一电影制片厂1962年据此剧本拍摄电影。“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影片被扣上“为彭德怀树碑立传”、“歌颂错误路线”的罪名而遭到批判。粉碎“四大帮”后得到重新评价。 张先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63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