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葛一龙 |
释义 | 葛一龙1567—1640 明代诗文作家。字震甫。吴县(今属江苏)人。其地习为行贾,多富室,而他读书好古,尽破其产。欲入资为国子生,困于无资,不能自出。万历四十七年(1619)方被典选,除云南布政使理问。居无何,谢病归。崇祯三年(1630)访程嘉燧于常熟垫巾楼,并同诣吴江。崇祯九年,与史玄、邢昉、顾梦游、方文等人结社于南京。崇祯十三年病卒。其诗往往抒写自己淡泊的情怀,如《舟泊处忆季昌稚孙同觉公凝父》:“野泊原无定,依稀识旧曾。店开烟市柳,船缆月溪藤。细雨生春涨,残尊了夜灯。往时同泛客,谁似一瓢僧。”后渐受竟陵派的影响,追求诗境的深幽奇崛,如《送范东生之滇南》:“相念亦已苦,却于离处逢。江声撼独往,客路趣残冬。天尽山忽起,瘴开云复重。馆人蛮语接,计口给新春。”但他并未流于怪诞。著有《震甫集》17卷。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64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