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克庄
释义
刘克庄1187—1269

宋代诗文家。初名刘灼,字潜夫,自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少时博闻强记,文思敏捷。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以恩补官。曾在江淮制置使李珏幕府为僚属,亲历军营生涯,对宋金对峙的形势感受殊深。后为建阳县令,因所写《落梅》诗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之句,被谏官摘出,指为讪谤权要,因此免官,闲居10年之久。端平二年(1235)起为枢密院编修官,后又出知袁州。屡因直言敢谏,不避权贵,而被弹劾落职。淳六年(1246)被赐进士出身,时年已60岁。晚年被贾似道利用,官至龙图阁学士。咸淳五年(1269)正月卒,享年83岁。谥文定。刘克庄一生著作繁富,今存有《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

刘克庄是南宋后期江湖派诗人中名气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他早年受“四灵”的影响,苦学晚唐诗,不久便领悟到必须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诗的材料,重视用诗来表现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揭露权贵豪门的腐朽、荒淫。他的诗除表达激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外,突出的特色在于较集中地昭示了南宋统治者以抗金战争为幌子,借此残酷压榨人民、虐待士兵的丑恶行径。象《戊辰即事》、《筑城行》、《苦寒行》、《国殇行》、《军中乐》等,都描写了百姓辛苦所得被集作“和戎”之物,被官吏们享用,士兵的血肉之躯屈死军中,读之使人悲愤填膺。其古诗感慨激昂处与陆游接近,痛快淋漓,酣畅凄楚。一些绝句抒写人生坎坷和仕途蹭蹬,如《湖南江西道中》等,颇耐人寻味,只是有时流于率意,缺乏锤炼与剪裁。

刘克庄的词在南宋后期卓然一家,被视为辛派词人的殿军。他的词多以抒发关心国事和施展抱负的宏愿为主,同时也流露出江山半壁、无力收复、报国无缘的深沉感慨。其〔沁园春〕《梦孚若》、〔贺新郎〕《九日》、〔贺新郎〕《送陈仓部知真州》等,均为传世之作。这些词笔力豪宕,情调激越,悲怨交织,风格粗犷,尤其在散文化、议论化方面有所发展。有些小令,如〔昭君怨〕《牡丹》、〔忆秦娥〕等同样寓有故国黍离之悲,山河破碎之憾,深沉含蓄,借物赋情,颇具匠心。其长调词时有说理过多、过直的弊病,受到词论家的指摘。

除诗词外,他的文章也较有影响,是宋末的散文大家之一。他晚年著有《后村诗话》14卷(前集2卷、后集2卷、续集4卷、新集6卷),是宋人诗话中内容丰富、主旨鲜明的一种。

乙凡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9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