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边区的山 |
释义 | 边区的山 当代诗集。张志民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11月初版。书末附作者的《几句赘语》。本集收诗人70年代中期到末期的诗作21首。其中《边区的山》、《三个游击队员》、《惩罚》等诗收入《我的宝剑》里。本集主要反映革命战争年代的战斗生活。粉碎“四人帮”后,诗人以满怀激情,追忆那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的难忘岁月,先后创作了一批表现革命战争历史题材的诗篇。诗中热情歌颂革命战士和人民,在生死关头勇赴国难,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精神。《三个游击队员》写正在外面巡逻的三个游击队员,不幸被鬼子抓住,敌人把他们捆绑在“三棵明柱上”,进行严刑拷打,各种手段使尽,也未能从战士口中得到半个字;第三名战士虽然松绑了,但他“为给游击队/——报警”,也甘愿“用自己的/——生命! /换得了那深夜的/——枪声”。《他们相爱了》写两个革命者的真挚爱情:“他们相爱了/一个是前线记者/一个是医院的军医”,在恶劣的环境里他们“等胜利”,然而,一个“在战地采访中牺牲! /一个在抢救伤员中死去!”他们“爱的青春——/会和万物永驻!”《担架队进村口》写周大爷的老伴被鬼子活活烧死,长子在前线牺牲,又见次子伤重身残,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向村长强烈要求:“扛枪,我接着……”《边区的山》写边区人民为支援部队作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家家子弟兵,/村村是‘兵站’”,“边区的山呵”,“永是我们的/——加油站!”《人民子弟兵》抒写“子弟兵呵/——人民的兵,/人民和子弟兵同根生”。《两个孩子的梦》写人民热爱子弟兵的深情,“两个小傢伙,/正睡得香”,“一个是——/她家的小三,/一个是——/养伤的小王”,在大娘的眼里,“两个都是/——亲骨肉”。诗集中还赞扬了部队团结的新风貌。《吵》这首诗写战士们有话直说,无须“指着葫芦/——硬说瓢”,也不必“脸上含笑/——腹藏刀”,因为大家“肝胆相通,/心相照”。《难忘的石桌》,歌颂“同志相爱,/战友相帮”,“困难,大家争,/荣誉,大家让”的高尚品德。《羊肠小道》,赞颂昔日的战士,在“山似立剑,/石如刀/一步一个/——惊叹号”的羊肠小道上,为革命运盐和抬炮的忘我精神,批评新时期某些干部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坐小车”还要“挑牌号”的贪图享受的思想。集内有些诗篇带有浓厚的幽默色彩。《一个传说》写汉奸镇长娶亲,把扮作新娘的八路军战士娶到堂前,结果“喜事丧事全办完。”《夜袭》写部队趁雷雨之夜神出鬼没地袭击敌人,而连长却说:“昨晚咱去/——走亲戚,/ 一借枪支/ 二借米”。本诗集于1985年获首届全军优秀作品奖。 屈家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79-178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