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萧子良
释义
萧子良460—494

南朝齐诗文作家。齐武帝第2子。南兰陵(江苏常州)人。幼聪敏。仕宋为会稽太守,都督五郡。封闻喜公。入齐为征虏将军、丹阳尹。齐武帝即位,封竟陵王,为使持节,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后徙为侍中,官至司徒、太傅。萧子良提倡佛教,广招僧徒,曾著论非难范缜“神灭”说。他尤爱文学。史称其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居不疑之地,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其门下。他善为聚会盛事,一时著名文士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王僧孺等数十人,皆游集其西邸,当世号为得人。他又曾延揽文士,集于鸡笼山邸,抄经史百家,依《皇览》例而为《四部要略》4卷。因此,虽然萧子良本人文学成就不高,《南齐书·萧子良传》称其文章“无文采,多是劝戒”,今传作品亦甚少,但他以其特殊身份和文学爱好,对齐梁之际文学的兴盛,起了积极作用。其历史地位应予肯定。所著内外文集40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萧竟陵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2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