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首次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 |
释义 | 首次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 当代文学大事。1986年5月8日至13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由国务院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各地的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和编辑共200余人。会议的领导小组成员由束沛德、罗英、宋汛、刘厚明、许平、陈子君组成。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束沛德致开幕词,文化部少儿司司长罗英作总结。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儿童文学作品如何反映时代,如何塑造更多闪耀时代光彩的儿童人物形象,如何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创新,以及如何提高儿童文学队伍素质问题”。这是建国以来规模空前的一次儿童文学盛会,受到各方面的支持与关注。全国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儿童文学老一辈作家叶圣陶、冰心、严文井、胡奇等,为大会写来贺词或书面发言。王蒙也专程到会并作了讲话,他主要谈了3个问题:儿童文学与我们的未来;为儿童提供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专心致志地创造新的精神产品。他特别指出,改革中最艰难的是改变人的精神面貌、文化心理状态和习惯势力。儿童文学肩负着培养新一代的重任,需在以下3个方面去努力:一是培养勇敢、自信和开放的性格;二是培养少儿更文明、更富有责任感;三是培养创造性、想象力和判断力。在讨论中大家指出:儿童文学比之17年间有了数量与质量上的提高,但与整个时代发展与要求相比,仍存在着一个“可读的较多、优秀的较少、出类拔萃者更少”的现象,儿童文学作品还未能享有与成人文学作品同等的权利和地位;儿童文学研究工作尚落后于创作,既无阵地,又无队伍,有的儿童文学期刊还出现停刊或变相停刊状态。对此,与会者表示了忧虑。 屈桂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3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