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燕山夜话 |
释义 | 燕山夜话 当代杂文集。马南邨(即邓拓)著。全书共分5集,曾单集出版。由北京出版社1963年8月合集出版;1979年4月再版,再版时补充了1963年未收入的《陈绛和王耿的案件》、《鸽子就叫做鸽子》和《今年的春节》3篇,加进了丁一岚的序《不单是为了纪念》。 1961年,《北京晚报》邀请邓拓以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为宗旨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除了在报上发表的日期是固定的”之外,作者并没有全盘的写作计划,只是把“我常常想到、看到、听到的一些东西、觉得有了问题”(《作者的话》),利用业余时间写了出来。开始时也没有想到要辑成集子,后应读者要求才结集出版。本书内容涉猎科学、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许多领域。它们或表达作者对诗画鉴赏、文学创作、生活修养、考古发掘、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见解;或针贬时弊,对“空喊读书”、“八股余孽”、“主观主义”等痛下针砭。作者还表现出对历史的浓厚兴趣:有立足于现实而同历史的对话(《昭君无怨》、《为李三才辩护》),有执着于今天而对历史的清算(《形而上学的没落》、《说大话的故事》)。丁一岚在《燕山夜话》再版时说:“浏览他一生所作,字里行间无不跳动着一颗对党、对革命的赤诚的心,充满着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忠贞之爱;表现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错误思潮、歪风邪气嫉恶如仇,不可调和的战斗精神。”在写作上,作者力求开门见山,文笔简练,但又能联系今古,引经据典,“妙趣横生、富有寓意”(丁一岚《不单是为了纪念》),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文化大革命”前夕,《燕山夜话》受到了姚文元等的诬陷和围攻,被打成“黑书”、“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并借此制造了“文革”开始时的“三家村反党集团”的政治冤案,作者被迫害致死。粉碎“四人帮”后,在作者冤案得到平反昭雪的同时,《燕山夜话》亦得到了公正的评价。 余海乐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31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