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芦花荡
释义
芦花荡

现代短篇小说集。孙犁著。上海群益出版社1949年7月初版,列为“群益文艺丛书”。内收《藏》(1946年10月改成)、《蒿儿梁》作于(1949年1月12日)、《碑》(初载1946年4月15日《冀中导报》)、《丈夫》(1942年中秋节作)、《芦花荡》(初载1945年8月31日《解放日报》)、《邢兰》(初载1941年5月《五十年代》创刊号)、《战士》(1941年作)、《女人们》(包括《红棉袄》、《瓜的故事》、《子弟兵之家》3篇小说,作于1941年)。收在这个集子里的作品,都是以冀中地区抗日斗争为题材。《蒿儿梁》描写山村人民对抗日战争的高度热情,他们用生命来保护子弟兵伤员的安全,表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邢兰》中的主人公邢兰看上去已有40余岁,体弱多病,但是战争在其身上激发出无穷的热情和力量,使这个平凡的人从旧时代的受害者成长为新时代的开拓者。《碑》描写在一次寡不敌众的战斗中,许多战士牺牲在滹沱河里。赵老金怀着深沉的爱,每天到河上打捞战士的尸体和遗物,找回那些死去的英雄的灵魂的故事。气氛悲壮,色彩浪漫。《芦花荡》的主人公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强悍而自信的老人,他凭着熟练的驾船技巧,非凡的智慧,为隐蔽在芦花荡里的战士运送药品、粮食,巧妙地战胜了敌人。表现战争中的女性,是孙犁笔下的重要题材。《藏》、《女人们》、《丈夫》就属于这一类。作品通过她们对战士的爱或通过对丈夫抗日事业的理解,表现她们纯朴的感情、美好的心灵,表现中国农村妇女聪慧、美丽、勇敢、多情的特点。她们和男子们一样,在战争中经受了磨难,锻炼了意志,立下了功劳。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唤起了人们的智慧、力量和美好崇高的感情,这是孙犁小说集《芦花荡》所着重表现的内容。他的作品不追求紧张的戏剧性冲突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善于从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出诗意来,构成作品生动、丰富、鲜活的情节、语言和意境。意味隽永,诗趣盎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邓逸群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65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