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胡愈之
释义
胡愈之1896—1986

现代作家。笔名胡芋之、化鲁、沙平等。浙江上虞人。1911年后入绍兴府中学堂,受到鲁迅的熏陶。1914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练习生。1919年在上海参加声援“五四”运动的斗争,并在《东方杂志》连续撰文,提倡科学和民主。1925年参加上海“五卅”运动,编辑出版《公理日报》,撰写《五卅运动纪实》。1928年流亡法国,入巴黎大学国际法学院学习。1931年回国途中,在莫斯科访问七天,写有《莫斯科印象记》。“九一八”事变后,主编《东方杂志》,宣传抗日救亡主张。同时与邹韬奋共同主持《生活周刊》,推动创办生活书店。1933年应鲁迅之邀加入民权保障同盟,当选为临时中央执委。在上海先后创办《文学》、《太白》、《译文》、《妇女生活》,主编《世界知识》。抗战爆发后,出版《团结》、《上海人报》、《集纳》、《译报》等刊物。1938年5月到武汉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第五处处长。武汉沦陷后,到桂林出版《国民公众》,组织国际新闻社、文化供应社。1940年到香港,后到新加坡,协助陈嘉庚办《南洋商报》。1942年与郁达夫等流亡苏门答腊,写了《少年航空兵》一书,编写《汉译印度尼西亚辞典》、《印度尼西亚语法研究》等著作。抗战胜利后回到新加坡,创办新南洋出版社、《南侨日报》、《风下周刊》和《新妇女》杂志。1948年到华北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国家出版总署署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第一至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等。他的著作还有散文集《郁达夫的流亡和失踪》,学术专著《新兴国》、《世界语四十年》、《关于大众语文》、《东北事变之国际观》,译著《图腾主义》、《星火》、《东方寓言》、《枯叶杂记》、《诗人的宗教》、《国际法庭》等

汪木兰,林碧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19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