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说1 |
释义 | 小说1 南朝梁代轶事小说集。又称《殷芸小说》。宋代避宋太祖赵匡胤父赵弘殷讳,改称《商芸小说》。10卷。殷芸撰。《隋书·经籍志》小说家类著录曰:“《小说》十卷。梁武帝敕安右长史殷芸撰。梁目三十卷。”此后诸书著录皆称《殷芸小说》10卷。殷芸字灌蔬,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东北)人。博览群书,曾为昭明太子侍读、安右长史、秘书监、司徒左长史。梁武帝重其才学,敕令撰《小说》,其事虽不载于本传,但《隋书·经籍志》的著录,与唐人刘知几《史通·杂说》:“梁武帝令殷芸编为《小说》”的记载说法一致,当属可信。殷芸是取异书杂史中不便写入史书的荒诞不经的故事编撰《小说》的,因此其书编排是按时代顺序分先后,不象《世说》那样按内容分门。10卷本《小说》传至明代散佚,《续谈助》、《说郛》等丛书仅收有部分残篇。至近代,辑本纷出,如鲁迅辑本(载《古小说钩沉》)、唐兰辑本(载《周叔弢先生六十生日纪念文集》)、余嘉锡辑本(载《余嘉锡论学杂著》上册)。周楞伽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在前人基础上辑得163条(与当分而未分的诸条合计,约达180条),编为10卷,并加校订与注释,是目前最便参考的本子。其书卷1题为“秦汉魏晋宋诸帝”,卷2“周六国前汉人”,卷3、卷4为“后汉人”,卷5“魏世人”,卷6“吴蜀人”,卷7、卷8、卷9皆“晋江左人”,卷10“宋齐人”。依常理,后4卷材料应更多些,但现存本仅收31条。究其原因,或由于唐、宋类书引用时,《小说》据以取材的晋、宋诸书尚存,不必转引第二手的《小说》,故辑佚所得,反而是晋以前佚文较多。殷芸取材来源除历代史书外,多采自《语林》、《世说》、《异苑》等书,引书范围广,具有史料价值,贡献类似刘峻注《世说》。他又适当扩大搜求范围,使其书具有独特的贡献,如书中收录“汉高祖手敕太子”、“鬼谷子与苏秦、张仪来往书信”、“张良与四皓来往书信”、“曹操夫妇与杨彪夫妇来往书信”,尽管真实性尚可商榷,但总算有保存古代文献的作用。另外,收志怪故事约24条(如卷1“汉武帝尝微行”、卷5“阮德如”、卷7张华博物事迹、卷9“阮瞻”等条),初步打破了轶事小说与志怪小说的界限。其记历史名人故迹如卷2“贾谊宅”、卷3“郑玄墓”、卷6“诸葛孔明宅”,可补史书之不足。收入“治伛”、“贫人破瓮”、“骑鹤上扬州”等笑话,证明本书没有忽略古小说中笑话集一类作品。 刘兆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7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