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现代儿童文学“鸟言兽语”问题的论争
释义
现代儿童文学“鸟言兽语”问题的论争

现代文学论争。1931年3月5日,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在《申报·教育消息》发表《咨请教育部改良学校课程》一文,攻击“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取得很大成绩的儿童文学,竭力反对学校教科书中的“鸟言兽语”。该文发表后,在儿童文学界和儿童教育界引起了一场关于“鸟言兽语”的论争。当年3月,尚仲衣在上海中华儿童教育社年会上发言,附和何键的观点。他认为“世上本无神仙”,“鸟兽本不能作人言,如读物中使鸟兽作人言,即是越乎自然”,即是“用变态、不近人情的材料去描写社会”,这“在儿童教育中不应占有位置”(《选择儿童读物标准》)。4月29日,吴研因在《申报》撰文驳斥尚仲衣,指出:“猫狗谈话、鸦雀问答,这一类故事,或本含教训,或自述生活,何神之有,何怪之有呢?”(《致儿童教育社社员讨论儿童读物的一封信》)尚仲衣在《儿童教育》上又发表《再论儿童读物》一文进行申辩,并以“童话之危机”全盘否定童话存在的价值。陈鹤琴则在同期发表《“鸟言兽语的读物”应当打破吗?》,认为这类读物儿童是“最喜欢听最喜欢看的”,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害处”。5月19日,吴研因在《申报》又发表《读尚仲衣君<再论儿童读物>乃知“鸟言兽语”确实不必打破》,指出:童话中的鸟言兽语仅仅是“一种作文法中‘拟人法’”,“不但不能和神怪故事混为一谈,而且也不能和‘幻想性的童话’混为一谈”。同年8月,做过多年小学教员的魏冰心发表《童话教材的商榷》,指出:低年级国语教材应多用“合于儿童想象生活的童话”,这早已为“近代中外教育家所公认”;他还举例说明童话“确实能够启发儿童的想象,引起儿童的兴味,适应儿童精神生活上的需求”。这场历时半年的论争,澄清并提高了人们对童话的认识,对推动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钦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49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