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超人1 |
释义 | 超人1 现代短篇小说。冰心著。初载1921年4月《小说月报》第12卷第4期,初收入1923年5月商务印书馆版《超人》。小说通过一个臆构的带虚幻色彩的故事,宣传了作者当时所主张的“爱的哲学”。主人公何彬是一个对世界对人生抱着冷漠态度的青年,他沉溺于尼采憎世的“超人”哲学,认为“爱和怜悯都是恶”。住处楼下厨房里跑街的孩子禄儿摔坏了腿,凄惨的呻吟声打破了他的孤寂,在不觉的爱心的支配下,他赠钱给禄儿治伤。一个凉风吹拂、繁星闪烁的夜晚,何彬在梦境中见到了自己慈爱的母亲,醒来又看到禄儿送来的用自己种出的金黄色的花做成的花篮和以纯真的童心写成的信。深挚的母爱和动人的童真唤醒了何彬内心深藏的“爱”,他终于觉悟到“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牵连,不是互相遗弃的”。《超人》和作者留美期间1924年写成的短篇《悟》,是冰心20年代初期以阐发“爱的哲学”为主旨的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品。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五四”落潮后一部分知识青年的消极厌世思想,作者主张用人与人之间普遍的爱来消除人间的苦难和社会的黑暗,企图使在苦闷忧伤中厌世恨世的青年抛弃超然冷漠的人生态度而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茅盾曾评论说:“因为个人生活环境的影响,冰心女士所借以‘躲避风雨’的‘母亲的怀抱’也就不得不是‘爱的哲学’。”(《冰心论》) 作品意在通过主人公赤子之心的复归阐明“爱的哲学”,所以并不注重揭示人物性格形成的客观依据及其个性特点,情节安排上也带有明显的虚拟性。通篇叙述亲切委婉,以清丽雅隽的笔调渲染出一种诗的氛围,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浓郁的抒情性。小说发表后为文坛所瞩目,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陈寿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68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