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永明体
释义
永明体

指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盛行的一种以声律为基本特征的诗体。它由当时著名诗人沈约、谢 、王融等人首创,其后梁、陈、隋历代,沿波振流,发扬光大,为律诗的形成开辟了道路。“永明体”之名始见于《南齐书·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顒善识声韵。(沈)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当时文献涉及到“永明体”的,还有《梁书·庾肩吾传》、《南史·陆厥传》以及沈约本人的《宋书·谢灵运传论》和《答陆厥书》等。

“永明体”的核心内容,就是积极运用汉字的不同声调,试图将它们有规律地排列起来,参差栉比,造成诗歌的音乐美。而在此之前,人们虽能识宫商,辨清浊,却不懂得巧妙运用。所以沈约《答陆厥书》中说:“自古辞人,岂不知宫羽之殊,商徵之别。虽知五音之异,而其中参差变动,所昧实多。”因此,他主张不依赖诗歌的“天籁之音”,不满足一般的“清浊通流,口吻调利”,而要“曲折声韵之巧”,人造诗歌的音乐美。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开天辟地的首创。它的基本特征是重视一句之内声调的抑扬顿挫和上下两句之间声调的参差错落,还没有顾及到联与联的声律关系。沈约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曲折声韵之巧”的方法,《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所说的,“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是其集中体现。此后还流行所谓“八病”之说(见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西卷),方法和规则都比较苛细,以至连沈约本人也不能尽避。因此,“永明体”创始之日起,就受到当时不少人的反对。陆厥当即致书沈约,提出不同意见。沈约所作《答陆厥书》即为答辩之作。梁武帝萧衍也能文擅诗,但反对“四声”之说,摒弃“永明体”。钟嵘更于《诗品序》中大事挞伐,认为它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等等。但尽管如此,“永明体”还是逐渐流布开来,程度不同地影响到齐、梁、陈、隋的诗歌创作甚至骈文创作,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在艺术形式上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过这一段众多诗人的努力探索和不断修缮,“永明体”终于完善成为后来的五言律诗,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因此,“永明体”是我国诗歌从古体向近体(律诗)过渡的一座桥梁,它的历史功绩不可埋没。

宋严羽《沧浪诗话》论诗体,认为“永明体”是指“齐诸公之诗”,这就把“永明体”诗等同于齐诗了,显然是失之偏颇的。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12-171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