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负曝闲谈 |
释义 | 负曝闲谈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蘧园(欧阳钜元)著。初载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至三十年十二月(1903年8月7日至1905年1月)《绣像小说》(上海)第6期至41期,不完。1933年复载《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上海),增刊徐一士评考,故又名《负曝闲谈评考》,正文并有1933年4月19日徐一士《〈负曝闲谈〉序》。1934年由上海四社出版部(指时事新报社、大陆报社、大晚报社、申时电讯社)出版《负曝闲谈评考》单行本(“四社文库”乙部第6种)。翻印本有1957年9月新文化出版社(上海)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1984年3月广雅出版有限公司(台北)“晚清小说大系”丛书本、1985年10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本、1987年3月吉林文史出版社(长春)“晚清民国小说研究丛书”本。 此书由十几个故事组成,以暴露官吏为主要内容。如,周强本是佐杂出身,只因善于钻营,肯于花钱,而知县、知府、道台,最后升到上海招商局总办的地位。旗人桐重,在内务府当差20余年,才熬了个员外郎,而且穷得叮当响,居然以门板当被子,以砖头当枕头。他又喜欢吹牛,本喝不起茶馆里的茶水,故自带茶叶坐茶馆,却打肿脸充胖子,说是嫌弃茶馆里的茶叶不好,得了个“老不要脸”的雅号。其子桐益吾,更是个无赖,他用一只黄雀讹诈了别人60两银子,因而别人又送了他个“小不要脸”的浑号。后来他巴结上了一个阔少,顿时也阔了起来,最后竟做了福建的将军。与“老不要脸”的寒酸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朝廷大老的挥金如土,如华尚书动辄就赏给戏子数百两银子;木中堂的公子木春和仅鼻烟壶就有360个,一高兴就赏给下人年收房租一千两的房产。官吏之外,作品着墨较多的还有假维新人物。如留日学生黄子文,专以维新为骗人手段。他打着开书局的招牌,骗了朋友的数千两银子,用来狂嫖滥赌。他母亲来沪找他,居然被他送进学堂读书,以逃避赡养之责。他甚至偷了朋友的金钱,逃之夭夭。 阿英在《晚清小说史》小说:“《负曝闲谈》是可读的一部书。他有李伯元不到的长处,即是文笔爽健灵活。也有不如李伯元的短处,即是魄力不大,不能作大段有力的描写。其他方面,也有异同,思想上则大体一致。”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64-216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