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允平 |
释义 | 陈允平 宋元间著名词人。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自称莆鄮澹室后人。四明(浙江宁波)人。宋末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祥兴元年(1278)与当时正在扶佐赵昺的苏刘义书信联络,约定在九月以兵攻打庆元,陈允平为内应。后因怨家告密,元军统帅张弘范遣招讨使王世强围捕,同官袁洪解救得释。(事见袁桷《清容集》)宋亡后,被征至大都,坚不受官而还。善诗词,与吴文英、翁元龙齐名。诗有《西麓诗稿》1卷,今存。词存《西麓继周集》1卷,《日湖渔唱》1卷(《千顷堂书目》作2卷),唐圭璋统辑入《全宋词》,共200多首。另有《蜩鸣稿》1册,见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未见传本。 陈允平以词名世,在宋元间,已俨然大家。平生作词,追慕周邦彦,作词多取法清真,至以“继周”名其词集。其《西麓继周集》128首(内5首有目无词)皆为和周邦彦词。但由于处身背景不同,词风与周不同。其词多婉雅平正清园华妙之作,而身世之感,故国之痛,隐然可见。清代词学评论家陈廷焯对其词多有中肯评论,认为“西麓词在中仙(王沂孙)、梦窗(吴文英)之间,沉郁不及碧山(王沂孙),而时有清超处;超逸不及梦窗,而婉雅犹过之。”并举其〔绮罗香〕《秋雨》等词,认为“字字锤炼,却极和雅。”认为“西麓《西湖十咏》多感时之语,时时寄托,忠厚和平,真可亚于中仙,下视草窗(周密)十阕,直不足比数矣。”(均见《白雨斋词话》)西麓词风格大致如此。同期填词名家张炎对陈允平多有推许,陈允平死后,张炎曾亲拜其墓,并作词以记其事,且在《词源》中说:作词“难莫难于寿词”,而“西麓所作(按指《日湖渔唱》卷末的寿词19首),本制平正,亦有佳者”。其词题材多咏物、和韵、赠人、祝寿以及即景生情之作,形式多长调慢词,然而小令亦颇多佳作,如〔清平乐〕 (凤城春浅)、〔唐多令〕《秋暮有感》等。其词不足之处是气格较弱。但清代周济“疲软凡庸,无有是处”(《介存斋论词杂著》)的评论,未免太苛。陈允平诗名为词名所掩,然而《西麓诗稿》中亦不乏佳作,如《马塍道上》:“闲拖瘦竹筇,独步马塍东。鸟影青山外,春愁碧树中。麦潮风化蝶,樱熟雨生虫。莫过溪头去,溪头多落红。”与其词格调略同。 邱鸣皋,秋如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40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