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企霞与何其芳关于诗的主题的讨论 |
释义 | 陈企霞与何其芳关于诗的主题的讨论 现代文学论争。1941年3月1日,陈企霞在延安《文艺月报》第3期发表《旧故事的新感想》一文,对何其芳关于“现在我们的诗的主题就是新民主主义”的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当前所有各方面、各部门的工作”,固然“必须服从于整个民族,全体人民斗争的现实目标”,但不能“这样简便地拿着政治口号来‘概括’诗的主题”。并指出:这正是延安许多作家陷入“情绪”与“理智”相矛盾的“苦闷境地”的原因所在。4月1日,何其芳在同刊第4期发表《给陈企霞向志的一封信》予以反驳。信中申明:自己“不是随便地运用政治口号”,而是鉴于新诗发展到新月派和现代派,目前产生了“严重的贫血病”,所以开出“新民主主义”的“药方”,来“扩大它的内容”;而提倡“新民主主义”,只是用它来做创作取材的“疆界”,只要不违反它,诗人可以去歌唱“太多太多的东西”。5月1日,陈企霞在第5期又发表《我射了冷箭吗?——答何其芳》一文,认为“套用抽象的政治原则”是“不妥当的”,会“发生一些坏的结果”,这在“目前中国各文化部门中是不缺乏例子的”。这场论争,还涉及到写杂感的态度等问题。陈文刊出后,讨论未见延续。这次讨论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在延安的作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钦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41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