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警世通言 |
释义 | 警世通言 古代短篇白话小说集。明人冯梦龙编纂。全书40卷40篇。与冯氏所编《喻世明言》(《古今小说》)、《醒世恒言》合称“三言”。有明代金陵兼善堂刻本,书首有明代天启甲子(1624)年豫章无碍居士序。兼善堂刻本原书今存日本,国内有据其传钞排印的“世界文库”本等。本书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校点排印本。 本书所收各篇,有的曾见于《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但是,冯氏对其作了不同程度的加工。例如,按照章回小说回目的体例,把各篇题目编成两两对偶的回目。对许多旧传话本的文字作了修订,删却某些适合于“说话”而不适合于“小说”的部分。还有的故事据说经过冯氏改写或系自作,只是目前还难以准确地划分。书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相传是明代的实事。京城“教坊名姬”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遇到“忠厚志诚”的情人李甲后,就毅然设法帮助李甲,将她赎出青楼,以期结成夫妻。不料李甲摄于宦门家威,不敢带十娘回家,竟将她卖了1千两银子。十娘认清李甲的软弱、自私和薄情后,毅然沉江自杀。这个爱情悲剧故事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感动了每一位听众和读者。《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一篇,是杂采《列子》、《荀子》、《吕氏春秋》等书演绎润饰而成的,言晋国大臣俞伯牙舟中弹琴,偶遇知音钟子期,二人拜为兄弟。次年八月十六日,伯牙应约拜访子期,谁知子期染病身亡。伯牙痛悼知音已逝,就断弦毁琴,从此不再弹曲。 在叙事结构上,本书继承了宋元话本的历史传统,保留了原作为说话人表演手段的诗词、入话、头回等特点,让故事情艺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中发展。全书脉络分明,语言生动。当然,也有一些故事平庸浅陋,或语言上的白话与文言夹杂等等。封建纲常的说教也多处可见。“三言”是公认的最有影响、最有成就的话本小说集。 周建渝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414-641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