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陆贽
释义
陆贽754—805

唐代诗文家。字敬舆。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18岁进士及第。又登博学宏词制科。授华州郑县尉。后受寿州刺史张镒器重,以书判拔萃补渭南尉,迁监察御史。唐德宗时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建中四年(783)朱批谋反,陆贽跟从皇帝逃往奉天,当时天下大乱,一日之内,诏书数百,多为陆贽挥毫起草。他参决军机大事,很多政见被皇帝采纳,人称“内相”。德宗还京后,转为中书舍人,仍兼翰林学士。因与宰相窦参不和,贞元七年(791)罢学士,正拜兵部侍郎。贞元八年,窦参得罪,以陆贽为中书侍郎、门下同平章事。因好直言极谏,又受户部侍郎裴延龄谗毁,除太子宾客,罢知政事。贞元十年贬为忠州别驾。在忠州达10年之久。唐顺宗即位后诏还,诏未至而卒,时年52岁。赠兵部尚书,谥号宣。陆贽长于奏议政论,文章挥洒自如。其诗多为写景抒情之作。《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翰苑集》10卷、《遣使录》1卷、《备举文言》20卷、《陆氏集验方》15卷、《论议表疏集》12卷。《全唐诗》卷288存其诗3首,断句1则。《全唐文》卷460至475存其文16卷。

苏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35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