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创造
释义
创造

现代文学期刊。季刊。1922年3月15日创刊于上海(5月1日正式出版)。郁达夫、郭沫若、成仿吾先后编辑。 上海泰东图书局发行。1924年2月28日出版第2卷第2号后终刊。共出版6期。该刊是创造社成立后主办的第一种文学刊物。郁达夫在出版预告中宣布办刊宗旨:“自文化运动发生后,我国新文艺为一二偶象所垄断,以致艺术之新兴气运,澌灭将尽。创造社同人奋然兴起打破社会因袭,主张艺术独立,愿与天下之无名作家共兴起而造成中国未来之国民文学。”该刊以发表创作为主,兼及理论批评和外国文学翻译。撰稿人多为创造社正式成员,除编者外,还有郑伯奇、张资平、穆木天、田汉、陶晶孙、邓均吾、何畏、王独清、周全平、倪贻德、方光焘、敬隐渔等,同时也发表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冯至、淦女士(冯沅君)、刘梦苇等非创造社作家的诗文。郭沫若早期诗剧《棠棣之花》、剧本《卓文君》、诗作《星空》,郁达夫早期小说《采石矶》、《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成仿吾早期评论《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呐喊〉的评论》、小说《灰色的鸟》,张资平早期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木马》和《上帝的儿女们》(长篇连载)都最早发表在该刊上。该刊刊登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田汉的剧本《咖啡店之一夜》、东山(郑伯奇)的小说《最初之课》,陶晶孙的小说《木犀》,淦女士的小说《隔绝》、方光焘的小说《曼兰之死》,滕固的小说《壁画》,王独清的诗《圣母像前》,邓均吾的组诗《白鸥》等。该刊还出版了“雪莱纪念号”,介绍了英国拜伦、箕次(济慈)、王尔德、葛雷、波斯莪默伽亚谟等外国作家的生平和作品,并就商务印书馆出版物的误译与胡适等人展开论战。该刊的出版,标志着创造社前期作为一个具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倾向的新文学团体从事文学活动的开始,与提倡“为人生的艺术”和写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文学研究会形成对照,被视为新文学运动中的“异军突起”,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文学界的重视。第1卷第1期出版后仅50天即行再版(由直排改为横排),以后各期不断重印,最多的重印7次,还有多种汇刊本。

陈子善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29-213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