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创造社丛书
释义
创造社丛书

现代文学丛书。郭沫若主编,郁达夫、张资平等先后参加了编辑工作。丛书出版过3种版本:1921年8月至1929年5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计14种;1925年9月1929年4月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计6种;1926年6月至1928年12月由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出版,计31种。除去重复,总计48种。其中翻译6种,创作42种。翻译有郭沫若译、德国歌德原著之《少年维特之烦恼》,穆木天译、法国法朗士原著之《蜜蜂》,郭沫若和线君胥合译、德国施笃谟原著之《茵梦湖》,郑伯奇译、法国葛尔孟原著之《鲁森堡之一夜》,郭沫若译《雪莱诗选》,以及成绍宗和张人权合译、法国都德原著之《磨坊文札》。创作诗集有郭沫若的《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穆木天的《旅心》,王独清的《威尼市》,冯乃超的《红纱灯》等8种。戏剧有郭沫若的《聂荌》、《三个叛逆的女性》,王独清的《杨贵妃之死》,郑伯奇的《抗争》等5种。小说集有张资平的《爱之焦点》、《冲积期化石》、《飞絮》,成仿吾的《流浪》,周全平的《梦里的微笑》、《烦恼的网》,陶晶孙的《音乐会小曲》,倪贻德的《玄武湖之秋》,郭沫若的《落叶》等22种。散文集有郭沫若的《水平线下》等2种。理论有郭沫若的《文艺论集》,郁达夫的《文艺论集》,成仿吾和郭沫若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以及朱谦之的《革命哲学》、《无元哲学》等5种。创造社成立伊始,便编辑并出版本丛书,它是创造社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丛书。收录创造社前期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穆木天、周全平、陶晶孙等人的许多重要著译,反映了创造社前期的主要创作成果,显示了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建立和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特别是郭沫若早期的诗集和戏剧集,几乎全部收入丛书。具有新诗奠基石意义的《女神》的出版,更是开辟了中国诗歌发展的新时代;《前茅》和《恢复》分别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诗歌诞生的前奏和初期成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翻译出版,曾轰动了中国读书界,在当时反封建礼教的中国青年心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十年里出版了15版之多,影响深远。《创造》季刊第1卷4期发表启事,谈到“创造社丛书”发行盛况:“自发行以来,一时如狂飚突起,颇为南北文人所推重,新文学史上因此而不得不划一时代。各书之已出者,皆将三版,未出者亦已多有定购。”

卢正言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32-213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7: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