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诗言志 |
释义 | 诗言志 古代文学理论术语。语出自《尚书·尧典》:“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粟,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在先秦时代,“诗言志”就已经成为被普遍接受的观念,《左传》、《荀子》、《庄子》等书中,都有过类似的提法。“诗言志”之说,概括了早期关于文学特征的认识,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汉代以后的诗论家们对“志”的内涵的理解却并不完全一致。有一部分人将“志”限定在儒家政治教化的范围之内,并以其与“情”相对立。更多的人则主张“志”与“情”是统一的。象《毛诗大序》中就既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又讲“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刘勰的《文心雕龙》更多次将“志”与“情”并提;连孔颖达也认为,“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左传正义》)。现代学者朱自清曾将“诗言志”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序》)。 杨铸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14-401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