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诗归 |
释义 | 诗归 古逸诗至唐诗的选本。明代钟惺、谭元春选评。51卷。其中《古诗归》15卷,自古逸诗至隋诗;《唐诗归》36卷,分初唐5卷、盛唐19卷、中唐8卷、晚唐4卷。共选诗三千三百余首。钟惺、谭元春都是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为明末重要文学流派竟陵派的创始人。竟陵派在文风上倡导“幽深孤峭”,主张文学创作应抒写“性灵”,反对前七子的拟古之风,《诗归》即体现了这种文学主张。钟惺在《序》中说:“选古人诗而命曰《诗归》,非谓古人之诗以吾选为归,庶几见吾所选者以古人为归也。”可见其选诗、评诗皆以探求古人作诗之真正旨趣为核心。钟、谭在《序》中都标榜此书不选古诗之“肤者、狭者、熟者”,以及“滞者、熟者、木者、陋者”,而旨在选取“灵迥朴润者”及“真有性灵之言”者。选诗面较宽,各体皆备,不以名家所作为限,以诗之优劣为取舍。评语虽着墨不多,却钩沉发微,不乏精到之语。此书在明末清初广为流传,“承学之士家置一篇”,“一时纸贵”,影响颇大。但也曾受到钱谦益、顾炎武、朱彝尊等人的严厉抨击。《四库全书总目》即指责此书“力排选诗惜群之说,于连篇之诗随意割裂,古来诗法于是尽亡。至于古诗字句,多随意窜改”。此书有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刻本,又有崇祯刻本和清初刻本,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排印出版了张国光等的点校本。 陆国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1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