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黄永玉
释义
黄永玉1924—

当代诗人,画家。土家族。湖南凤凰人。青年时曾流浪东南各省,在福建受过不完整的中学教育。勤奋自学绘画和木刻,善于博采众长而又有创新发展。先后当过瓷场工人、中小学教员、记者、编辑、编剧,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早在40年代,黄永玉就为一些插图写过诗。50年代,偶有散文、诗歌。1950年曾回故乡,见故乡有如“凤凰涅槃”得到新生,回香港后写有连载报道《火里凤凰》。70年代诗作不多,但都是诗人灵魂的忠实再现。如1970年12月12日写于磁县下放农场的《老婆呀!不要哭》情诗,借回忆过去的爱情生活,鼓舞和慰藉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又如1974年在故乡创作的《一个人在院中散步》,热情地赞颂被囚禁老干部的蔑视迫害与沉着从容。“四人帮”垮台后,诗兴迸发,文思泉涌,连续出版有诗集《曾经有过那种时候》、《我心中的歌》、《我的心,只有我的心》,散文集《太阳下的风景》和杂文集《永玉三记》。其中,诗集《曾经有过那种时候》先后荣获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一等奖和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荣誉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出版的诗集《曾经有过那种时候》,辑录有《幸好我们先动手》、《那能这样?只能这样》、《死,怎么那么容易》、《想起那话就好笑》、《犹太新貌》、《哑不了,也瞎不了》、《献给妻子们》等诗歌28首,其中《献给妻子们》被艾青誉为最“富于思想的情诗”。这些诗,或揭露批判“四人帮”及其爪牙的卑劣嘴脸;或讴歌“民族的脊梁”与仁人志士的高尚品德和坚强信念;或描绘十年动乱畸形时代的众生世相;或表达人民胜利后的狂欢和喜悦。其中,《我认识的少女已经死了》、《天安门即事》、《雨呀!雨呀!》等诗歌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诗集》(1976—1982)。散文集《太阳下的风景》共辑录散文25篇,其中除了《森林小学》、《森林浴池》、《森林的黄昏》和《学木刻的故事》等4篇写作于50年代外,其余均为1979年以后的新作。这些散文,或回忆童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或结合个人遭际谴责“四人帮”的祸国殃民;或赞颂文坛画苑的良师益友;或阐述绘画、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真知灼见。尤其是对作家沈从文的品质、治学、成就等方面的描写,更是研究沈从文文学艺术生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子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51-525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