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流沙河之歌
释义
流沙河之歌

当代叙事诗。康朗英著。作家出版社1959年11月初版。长诗通过兴修流沙河水库这一有代表性的建设工程,形象而真实地将新旧不同的时代作了鲜明的对比。全诗共9章。第1章叙述了关于流河沙起源的古老神话传说;第2、第3两章,用悲愤的笔调写出傣族人民受灾受难的血泪史;从第4章到第9章,热情洋溢地歌唱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沸腾景象,歌唱新社会的光明幸福。

在黑暗的岁月里,“染有魔鬼的凶气”的流沙河逞凶肆虐,洪水和干旱给傣族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封建领主和反动政府也残酷地压迫和剥削傣族人民,利用修水库的名义来巧取豪夺。解放以后,傣族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兴修水利,“要挡住流沙河,修一个大水库”,把世代的愿望变成现实。人们在向穷山恶水的斗争中,破除头脑中迷信鬼神的旧观念,把那块被人们看作女妖化身的大石头炸得粉碎,从而宣告“鬼神统治傣族的时代过去了,任何鬼神都挡不住我们前进”。各族人民在修建水库中紧密团结,终于制服了凶猛的流沙河,建成了一座美丽的水库。

这首诗歌虽然写的是一条河的治理,一座水库的建设,作者却把它和傣族人民的苦难历史、新旧时代的巨大变化联系起来,将古老的传说、久远的历史、沸腾的现实、光明的未来巧妙地融汇在诗中,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真实。它吸取了傣族民歌艺术的优良传统,又适应表现新生活的需要而加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作品以第一人称方式展开叙述,抒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许多片断的情节和生动的画面把传说、历史和现实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个民族所走过的道路。诗歌的语言朴实、明丽,富有浓厚的民族情调;并广泛运用比喻、夸张,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深刻的哲理。1958年作者参加了修建流沙河水库的劳动,眼见人民政府领导傣族人民把世代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这首《流沙河之歌》。

张学军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11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