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神话
释义
神话

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马克思曾对神话有一个精辟的论述,认为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的论述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立场上,揭示了神话与所产生时代的反映与被反映的本质,并指出神话的认识与反映手段是通过“幻想”来实现的。但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上国内学者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神话产生在人类的童年期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神话只有流传与变异,不再有新神话产生。这种观点被称为“狭义神话说”。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对自然力的认识与征服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不自觉”的状态将一直延续到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诞生,因此在这个时代之前,人类还在创造神话。这种观点被称为“广义神话说”。人类的原始时代所以产生神话,一般都认为与万物有灵观念有关,原始人在该观念支配下,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人格化、神化了。在象的作用下又产生了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便有了神话的产生。神话是原始人企图认识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种精神活动。

据实际考察,每一个民族都产生过自己的神话。中国汉民族也有关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大禹平定洪水、黄帝大战蚩尤、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著名神话。保存中国神话较多的典籍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论衡》等。但相对而言,中国神话材料显得片断而零碎。茅盾认为是历史化的原因;钟敬文进一步提出除历史化外,还有哲学化与文学化的原因。即使如此,中国的神话也为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形象,开创了神奇瑰丽的审美源头。另外,神话本身又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它是了解人类童年必须掌握的入门钥匙。20世纪兴起的新批评方法常常通过对神话的破译以求探索人类心理与意识的深层结构。例如奥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学家K·G·荣格提出原型概念,认为原型是神话得以构成的要素,如光明与黑暗、青春与衰老、死亡与再生等。由于神话内涵的丰富,因而引起多种学科与人们广泛的兴趣。

李稚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9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