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开麦拉前的汪精卫
释义
开麦拉前的汪精卫

现代报告文学,黄钢作。原载1939年9月16日《文艺战线》第1卷第4号。“开麦拉”系英文摄相机“Camera”的译音。它是作者的成名之作,发表后,曾以其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引起文坛的注目。作品采用电影的表现手法,摄取了汪精卫在抗战初期到重庆公开活动的几组镜头,揭露这个汉奸败类的狡诈、虚伪的丑恶嘴脸。他分明是个出卖民族利益的败类,却大谈什么“抗战”、“建国”;分明是个失败主义者,却“大言壮语”地谈论什么“争取最后胜利”;外交问题在他口里变成与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友好的理论”;他口里叫嚷“收复失地”,却又把责任推委给“小朋友”、“青年同胞”和“后代”,作者以敏锐的政治目光,透过表象,揭露了这个汉奸的反动本质。作者善于捕捉汪精卫在瞬息间的戏剧性的动作、神态和内心与外表的不协调,来揭露他灵魂的空虚、内心的矛盾。他在汽艇客舱里答应摄影记者摄影,可是一听到摄影机发条的声音,立即联想到他在南京遇刺的情景,“突象受惊的猎物一般,中断了他原来的动作”。在“迎汪大会”上讲演时,他忸怩作态,丑相百出。参加中央警官学校的毕业典礼时,他以“优雅的步伐”向对他“致敬”的队旗“回礼”,而在警犬前面却又那样“心神不宁”,表现出他灵魂空虚与内心极度矛盾。作品形式活泼。全文以“汪精卫先生到重庆”、“汪先生在迎汪大会上”、“当汪先生在警犬的面前”、“建国政策与外交问题在汪先生口里的解释”、“‘试片室’里”、“落着雨的会场上”,以及“尾语”7个部分组成,既沿着“摄影”的顺序,又摘其精彩的镜头,按主题需要组接,突出汪精卫外热内冷、举止优雅而灵魂丑恶、表情和蔼而骨子里狡诈的虚伪情态。由于写法独特,详写细节,略写事件;描写、叙述、对话和议论配合使用。有时采用蒙太奇手法,急促跳跃,流畅明快。作品在语言上,幽默、辛辣,揶揄和讽刺并用。

王耀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46-54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9: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