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当前文学主体性问题论争
释义
当前文学主体性问题论争

当代文艺理论论文集。何火任编并撰写《前言》。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编者在《前言》中说:“所以将去年以来我所能收集到的各种观点的文章和材料编入本书,其意在于给读者特别是学术理论工作者提供较为完整的系统的研究阅读参考资料,便于进一步探讨、思索。“全书分4辑加附录,共收入理论、座谈记录、访问记,报导等文章32篇。

第一辑,收录了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等4篇论文,较集中地反映出他的关于文学主体问题的思维脉络。在《论文学的主体性》一文中,刘再复认为,人的主体性包括实践主体性和精神主体性。文艺创作强调主体性包括两层基本内涵,一是把实践的人看作历史运动的轴心,把人看作人,二是特别注意人的精神主体性,人的精神世界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文学的主体包括作为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和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与批评家。肯定对象的主体性,就是肯定文学对象结构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主体形象。创造主体性从心理结构角度说,是作家超越生存需求、安全需要、消极性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而升华到自我实现需求的精神境界。从创作实践上说,则又包括超常性、超前性、超我性,即对世俗观念、时空界限及“封闭性自我”的超越,导致作家精神主体进入充分自由状态,其实际实现往往表现为深广的忧患意识、把爱推向人间的人道主义精神。该文还对接受主体性作了阐述,对“机械反映论”进行了“反省”。

第二辑6篇,选收了童子竹、陈涌、程代熙、敏泽、郑伯农、杨柄等对刘再复的学术观点提出不同见解的文章。陈涌的《文艺学方法论问题》一文,对刘再复的论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见《文学主体性论争集》条)。

第三辑7篇,选收了何西来、徐俊西、王春元等对陈涌的学术观点进行商榷或涉及刘再复的文章。

第四辑5篇,试图对文学主体性及有关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索和探讨。其中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围绕《论文学的主体性》一文进行讨论的发言记录,有从哲学角度论述人的主体性等问题的文章。

“附录”10篇,收入了刘再复、陈涌接受新闻界采访时发表的有关谈话以及香港、海外文化界对这一论争反应的有关材料。

斯非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53-195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