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项鸿祚
释义
项鸿祚1798—1835

清代词人。字莲生,后更名廷纪。钱塘(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一生仕途坎坷,两次应进士试不第。其人性格抑郁,不喜交游。

项鸿祚论词,认为词当意内而言外,言由意生,声由言成,调由声分,“不自知其然也”(《忆云词甲稿自序》)。其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能于浙西、常州词派之外独标一格,对当时专宗南宋或专宗某家的风气有所不满。他的词风与纳兰性德相近。其词集自序云:“生幼有愁癖,故其情艳而苦,其感于物也郁而深。”“当沉郁无憀之极,仅托之绮罗芬泽以泄其思,盖辞婉而情伤矣。”其词多抒发孤独寂寞、抑郁伤感之情,词调凄楚哀怨,多幽思苦语,如〔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词中以不放秋千影过墙的垂杨,反衬歌吹之声的过墙;以隔院的繁笙脆管的热闹,反衬自己的幽独愁苦。又如〔水龙吟〕《秋声》,上片以“西风”、“芭蕉雨”、“疏砧”、“断枝”等意象,创造出一片肃杀、凄楚的秋声,下片则抒写孤独的游子在秋声中所感受到的强烈秋情:“此际频惊倦侣,夜初长,归程梦阻。砌蛩自叹,边鸿自唳,剪灯谁语?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还有〔玉漏迟〕《冬夜闻南邻笙歌达曙》、〔湘月〕《绳河一雁》、〔谒金门〕《拟孙光宪》、〔百字令〕《将游鸳湖作此留别》等,都写得幽艳哀绝,凄苦委婉,如不胜情。谭献说:“莲生,古之伤心人也。荡气回肠,一波三折,有(姜)白石之幽涩而去其俗,有(张)玉田之秀折而无其率,有(吴)梦窗之深细而化其滞,殆欲前无古人。”(《箧中词》)确实道出了项词的艺术特征。项鸿祚词虽然在清代有较高的成就,但其词多拟李煜、和凝、晏几道等人之作,题材狭窄的缺陷显而易见。著有《水仙亭词》2卷、《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

王景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13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