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潮
释义
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潮

当代文学思潮中的一个论题。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在中国是“五四”启蒙运动时期才开始介绍和倡导的。这种思潮反映在文学中,则成为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潮。中国当代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潮,大体经历了从倡导到受压制再到恢复发展这样的曲折过程。

开国后,在中国长期政治生活中,特别是在1957年“反右”斗争之后,人道主义一直是作为“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思潮被批判的。当时曾经出现过一些具有人道主义思想倾向的作品,如《关连长》(朱定,1950年)、《洼地上的“战役”》《路翎,1954年)、《达吉和她的父亲》(高缨,1958年)、《英雄的乐章》(刘真,1959年)、《无情的情人》(徐怀中,1959年)等,大多是一出现就受到批判。从50年代到60年代,在关于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中,一些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索、发表过有益意见的代表人物,如巴人(《论人情》,1957年)、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1957年)、王淑明(《论人情与人性》,1957年)等,也是一出现就受到批判。这种批判在60年代初的“反修”斗争中达到了高潮,涉及的对象除上述诸人外,还有徐懋庸、蒋孔阳等。创作中则主要批判徐怀中的电影剧本《无情的情人》。

对巴人、王淑明等人的批判,主要围绕着如下3个问题进行:1、人与人之间有没有共通的人情和人性,巴人等人对此持肯定的态度,而批判者则是否定的。2、关于人性的异化和复归,巴人等人引述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观点,认为他们是肯定人性,批判阶级社会中违反人性的不合理现实所造成的人的“自我异化”,并提出了“人性复归”的观点,这是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相联系的基本观点;批判者认为巴人等人对马、恩的早期观点作了随心所欲的解析和引申,作出有利于自己的结论。3、关于人情、人性与当代文艺的关系,巴人等人认为,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品,总是具有充分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而中国当前的文艺作品中却缺乏人情味、缺乏人人所能共同感应的出于人类本性的人道主义;批判者对这个问题大多避而不谈。

对当代文学的这股人道主义潮流,在“反右”斗争中被作为“右派”文艺思想的代表性论点之一进行批判。在“反修”斗争中又被作为“修正主义”文艺思想的重要代表性论点进行批判。“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对人的肆意蹂躏,人道主义也遭到践踏,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呼声至此不复存在。

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新时期,随着思想解放潮流的深化以及在这股潮流推动下展开的关于异化、人性、人道主义的讨论,对文学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使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两方面对人的问题都有了普遍的重视和深入的思考,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潮遂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贯穿于新时期文学之中。这股潮流发端于 1977年之后所出现的一批“伤痕文学”作品中;1980年以后一批“反思文学”作品的出现,使这股潮流进入更自觉的阶段;到了80年代中期,这股潮流更加深化,推进到更深的层次。大体说来,这股潮流表现出如下的几个特点:

一、人道主义主题的尖锐性和不断深化,使新时期文学出现了许多积极反映人的生活命运、人的理想追求、人的丰富情感的作品。《人到中年》(谌容)、《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叶蔚林)、《蒲柳人家》(刘绍棠)、《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弦)、《大淖纪事》(汪曾祺)、《爬满青藤的木屋》(古华)、《张铁匠的罗曼史》(张一弓)、《山道弯弯》(谭谈)、《三生石》(宗璞)、《蝴蝶》(王蒙)、《人生》(路遥)、《如意》(刘心武)、《流逝》(王安忆)等,都贯穿着一个共同的追求——抓住生活的内蕴展示生活,充分揭示生活中的人及其七情六欲,着力表现人的生命力、创造力。

二、由于“人”成为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中心,使长期以来文学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受到冲击,并逐渐得到克服,增加了作品的人性深度。《伤痕》(卢新华)、《献身》(陆文夫)、《我爱每一片绿叶》(刘心武)、《班主任》(刘心武)等均接触到人性深处的矛盾内容,使文学中人的主题更加鲜明。人们在文学中看到了人性深处形而上和形而下双重欲求的拼搏,看到了人情的波澜和各种心理图景,看到了人性世界中潜意识层次的情感内容。

三、文学创作表现“人”的题材范围空前扩大。这首先表现在作品主人公的多样性——不仅有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也有作为正面人物的小资本家,如《内奸》(方之)中的田老板,甚至还有罪犯、满清贵族后裔,以及失足青年等等。其次,作品涉足的社会生活领域也日趋广阔,只要是有人生活过的地方,几乎都被作家的眼光探索过。

由于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复杂性,在新时期出现的有关讨论中,存在着一些分歧意见。有一些文章认为,某些具有人道主义思想倾向的作品,表现出创作实践上的偏差或失误,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在对人的自然属性的肯定和推崇中,离开人的一定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属性,孤立地展览人的自然形体,抽象地表现两性关系。

二、在写非人境遇下人的生活困苦时,过于强调人的精神迷茫,以至绝望和犯罪;在对反人道现象的批判中表现出一种盲目的,笼统的反社会、反人生的倾向。

三、对杂沓纷呈的社会生活的认识失之于偏颇,因而,或者片面肯定生存竞争中的个人奋斗,或者同情回避生活矛盾的精神逃遁,或者推崇远离尘世的原始生活,离开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责任表现人对于自我的肯定和对于幸福自由的追求。

四、写阶级矛盾在爱的溶解下烟消云散,写丑恶的灵魂在爱的感化下弃恶从善,把爱看作是世间包医百病的一剂良药,夸大抽象的爱的奇妙作用。

总体看来,人们在肯定和倡导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问题上基本上是趋于一致的,但对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涵以及其与旧人道主义的关系和界线上,却存在着种种分歧。

周柯,艾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43-194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5/20 17: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