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一贯 |
释义 | 沈一贯1531—1615 明代诗文作家。字肩吾,号龙江。鄞县(浙江宁波)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万历间累官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自一贯入内阁,朝政已大非。数年之间,矿税使四出为民害,其所诬劾逮系者,悉滞狱中。吏部疏请起用建言废黜诸臣,并考选科道官,折久不下。沈一贯虽小有匡正,大率依违其间,物望渐减。至楚宗、妖书、京察3事,又独犯不韪,论者丑之。其不为公论所与,弹劾日众,谢病不出,家居10年而卒。著有《喙鸣集》18卷。他相位虽不称,但颇有文才,时人称为“句章公”。他是沈明臣从子,诗学有所指授。其诗风颇擅清丽,如《山阴道中》:“最是山阴道可怜,青蒲白鸟浴晴川。一奁水镜疑无地,九叠山屏直上天。向浦歌声春社鼓,隔江灯影夜渔船。谁能乞得君王赐,不戴黄冠已是仙。”其诗选词较为精警,属对也较为工稳,如《沔南怀古》:“曾向齐门歌二桃,因从帝子说三刀。两朝涕泣吹余烬,五月踉跄渡不毛。鼎足已知天意定,江心犹隐阵云高。沔南祠庙终今古,蛇虎纵横护六韬。”确是一位有一定功力的诗人。他也能文,但无甚特色。 郑江旭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5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