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未厌集 |
释义 | 未厌集 现代短篇小说集。叶绍钧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6月初版。收入1926年至1928年短篇小说《遗腹子》、《苦辛》、《一包东西》、《抗争》、《小病》、《小妹妹》、《夜》、《赤着的脚》、《某城纪事》、《夏夜》等10篇,《题记》1篇。这些短篇在暴露和批判旧中国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灰色生活的同时,有意识地摄取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刻画出斗争性较强的新人形象。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抗争》和《夜》。《抗争》的主人公郭先生是个生活穷苦的教员。他从自己的经历中看清了那些“教育神圣”、“教育清高”的谀词只不过是一个骗局,认识到“只有教员一齐联合起来,去同他们算帐”才有生路。他以满腔热情与执著态度向旧势力进行斗争。但由于黑暗势力过于强大和参加斗争的大多数知识分子软弱动摇,以及他仍然未能完全摆脱个人奋斗的局限,他的斗争终于失败了。当他面对着铁匠打铁的场景而发出“他们是神圣”的赞叹时,作品则又预示着他的觉醒。这一形象反映了当时一部分富有事业心和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某些本质特征。《夜》通过一个被杀害了女儿女婿的老妇人的感受,愤怒地控诉了反动派屠杀革命人民的血腥罪行。老妇人最初是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与恐怖之中的。当她知道女儿女婿被杀害的情形以后,“一阵忿恨的烈焰在她空虚的心里直冒起来”。当她再看到女儿女婿留下的字条时,她终于在烈士遗言的启示下,沉着勇敢地担负起抚育后代的责任。老妇人从悲哀到愤怒,从懦弱到坚强的性格发展,深刻地概括了大革命失败后广大人民群众从敌人的血腥屠杀中逐步觉醒并积极参加斗争的真实历程。 申殿和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338-133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